出品|网易科技《态度》栏目

作者|普子胥

编辑|丁广胜

不出所料,也可以说是获信众望所归,马斯克重新赢得了信任,任豪尽管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。言特

6月14日凌晨,斯拉市值举世瞩目的苹果特斯拉股东大会,通过了一个核心议题:由马斯克提出的克重560亿美元(约合4000亿人民币)的薪酬方案、也是获信全球史上金额最大高管薪酬方案,获准通过,任豪并支持将特斯拉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德克萨斯州。言特

“太棒了,斯拉市值我爱你们!苹果”马斯克向股东们热情洋溢地感谢道:“我们不只是克重在为特斯拉开启新的篇章,我们正在开启一本新书!获信”

一、任豪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超过33万亿美元!

大会上,马斯克展望未来,依旧豪情壮志。

谈到自动驾驶,他说,特斯拉将比人类驾驶的汽车安全得多,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将类似于爱彼迎和优步,公司拥有一些汽车,客户拥有另一些汽车:“你不在的时候,你的车会给你赚钱。”

谈到猛兽皮卡,他说,Cybertruck最近在一周内的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00辆:“这是一款很棒的产品。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好的产品。”谈到潜在车型,他说,还有其他几款正在开发的汽车“将非常特别”。

谈到估值,他说,建议人们阅读凯茜·伍德和方舟投资公司给予特斯拉的最新目标价和估值报告,这份报告为特斯拉提供了5万亿美元的估值,这还不包括“擎天柱”(Optimus)机器人的影响。

谈到机器人,他说,“擎天柱”的估值可能被忽视了,因为未来这款机器人的产量可能达到每年大约1亿台左右,如果擎天柱一旦大规模生产,特斯拉每年可能在这上面赚取1万亿美元的利润。

尤其是谈到估值,谈到信心,谈到未来,那个熟悉的马斯克又回来了。

马斯克郑重表示:特斯拉的价值有可能达到目前最有价值公司的10倍。苹果和微软目前的市值约为3.3万亿美元,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超过33万亿美元。不得不说,以上发言很“马斯克”!

二、一波三折,苦尽甘来

值得关注的是,马斯克的天价薪酬方案,过程一波三折,结局又苦尽甘来。

这次特斯拉股东大会,看似是薪酬的争夺与未来的展望,实际上,是对马斯克领导力的考验,也是马斯克重获信任的一场输不起的战争。

命运的齿轮,转动在2018年。

这一年,马斯克正式提出一份非常特殊的“期权奖励方案”。

方案里,囊括了12个里程碑目标,涵盖了特斯拉市值增长、股价目标、市场地位、创新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目标。

要实现这些目标非常不容易。比如,目标提出要让特斯拉市值超过6500亿美元,可彼时特斯拉市值不到600亿美元。

可以说,每一个目标,对当时的特斯拉和马斯克,都是艰难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可一旦这些目标全部达成,马斯克将获得特斯拉约12%的股份。在此期间,马斯克没有工资和资金。 如果马斯克完成了目标获得巨额奖励,否则,双手空空,名誉扫地。

这是一份相当大胆的“对赌”,也是马斯克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。

那为什么,马斯克要在彼时,这么孤注一掷,放手一搏?

事实上,2018年马斯克提出薪酬方案前,特斯拉正处于产能危机,公司入不敷出,持续亏损。

一方面,2016年发布了Model 3后,特斯拉产能难以跟上,尽管提出了2018年产能50万辆的宏大目标,但在2017年第四季度,下线的Model 3还不到2500辆。

另一方面,糟糕的产能问题,正损害着特斯拉股东和消费者的权益。彼时,就有20%的 Model 3预订者要求退款。

正因如此,非常时期,非常之人,就行非常之事。

2018年,钢铁侠马斯克于特斯拉危难之时,再次破釜沉舟,以“天价”股权方案提出豪情对赌,最终以特斯拉中国上海超级工厂产能拉升,持续破局。

一年后的2019年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,当年12月整车下线。随着产能充足,特斯拉最终实现规模效应,股价一路飞涨。

到了2021年,该公司市值破万亿美元,2023年净利润达149.74亿美元。

对此,特斯拉在X上高调表示,马斯克2018年的薪酬方案获批后的六年内,他为公司股东创造了超过7350亿美元的价值。

更不要说,2018年以来,马斯克带领的特斯拉,还让Model 3成为全球最畅销电动车、建设部署超过4000根超级充电桩、让特斯拉成为最有价值的车企、年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38亿美元、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等诸多成绩。

至此,马斯克似乎终于赢得了对赌,也赢得了信任。

三、此时此刻,恰如彼时彼刻

不过,率领特斯拉一路高歌猛进的马斯克,却在近年来遭遇了连锁的麻烦。

其中缩影,就是这次天价薪酬的屡屡碰壁。比如,今年1月,特拉华州的法官直接以薪酬过高,对股东不公平为由,宣布薪酬方案无效。

判决一出,马斯克则高调回击,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他将把特斯拉的人工智能业务分拆成一家独立公司:“除非拥有25%的投票权,否则我宁愿选择在特斯拉之外生产产品。”

为了赢得这场输不起的薪酬之战,信任之战,马斯克开始广拉“选票”,获取支持。

一方面,在特斯拉官方上,马斯克带领特斯拉一路走来取得成绩,批量文章群发刷屏。

另一方面,马斯克与其高管们,开始频频拉票,获取支持。比如,6月12日,特斯拉公司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朱晓彤也在X上发声为马斯克拉票。

此外,特斯拉最大股东之一罗恩·巴伦也公开力挺马斯克:“没有马斯克,就没有特斯拉。”

最终到了大会前夜,马斯克高调表示:两项决议“目前均以较大优势通过”。

此时此刻,随着特斯拉股东大会告一段落,特斯拉董事会们最终以实际行动,通过了薪酬方案,并批准了将特斯拉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德克萨斯州。以实际行动,“安抚”了为特斯拉立下汗马功劳的CEO,终让马斯克重新收获了信任。

不过,更大的考验正在路上,一如2018年的彼时彼刻,特斯拉正面临的持续挑战。

一方面,2023年世界车市风云突变,尤其中国市场激烈的价格战,让特斯拉毛利率一路下滑,电车霸主地位受到强烈挑战。

2023年,特斯拉总收入虽然同比增长19%达到967.7亿美元,然而这一年的增速,则远低于前两年超50%的高速增长。在2023年第四季度,特斯拉同比增长则进一步放缓,仅以3%的增速实现251.67亿美元营收,不及市场预期的256亿美元。

其中,特斯拉核心的汽车业务,2023年营收达824.19亿美元,同比增长15%。2023年Q4汽车业务营收为215.63亿美元,仅同比增长1%。

利润上,按照Non-GAAP会计准则,2023年特斯拉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8.82亿美元,同比下降23%,出现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年度利润下降。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.85亿美元,同比下降39%。

而直接与汽车高度关联的毛利率上,特斯拉2023全年毛利率不出意料的降破20%,交出了一份18.2%的年终答卷。

2023年四个季度下来,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在不断下滑,分别为19.3%、18.2%、17.9%、17.6%。尤其是四季度的17.6%,成为了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尽管,特斯拉仍然为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赚钱、并且是最能赚钱的新能源车企。然而,2023年特斯拉全年交付量达到180.86万辆上涨了37.65%的背后,则是这家公司降价促销、冲量冲营收,争夺市场规模的游戏,这在现有“爆款”车型的边际效应持续走低下,开始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另一方面,时隔六年,特斯拉市值扩大约九倍,如果后续薪酬方案能够通过法律障碍,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股权可能会从13%增至22%,马斯克将拥有对特斯拉的绝对控制力。

可是,绝对的控制,也意味着绝对的风险。

当下,马斯克创办人工智能公司xAI和社交平台X,以及SpaceX、The Boring Company等多家公司规模日渐庞大,正在无可避免地分散马斯克的精力和时间,这让外界对其分心的担忧与日俱增。

例如,2022年,特斯拉的部分股东将马斯克告上法庭,称他将大部分精力花在SpaceX等其他公司上。

可以说,成也斯克,败也斯克。

未来,马斯克是否能否重新复制2018年的特斯拉的增长神话,现阶段依旧充满不确定性。

但问题是,除了信任马斯克,现阶段的特斯拉股东们,还有其他选择吗?